潘功胜谈金融科技,信息量大!
导言
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领导干部会议,60岁的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被任命为央行新一任党委书记。会议同时免去了郭树清的央行党委书记职务、易纲的央行党委副书记职务。
潘功胜被业界称为“金融技术型官员”,其从1993年就进入金融系统,先后任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2012年开始进入央行。在潘功胜担任央行副行长的十余年间,在外汇管理政策、利率市场化、区域金融改革、房地产金融风险整治、互联网金融监管以及规范平台经济发展等领域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
潘功胜也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近些年,其针对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的监管和发展发表过诸多观点,小编从中筛选分享出近三年主要的几篇,以供回顾和作为金融科技未来走向的参考。
潘功胜谈金融科技和平台企业的监管原则
金融科技和平台企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是近几年金融监管的重点。2020年12月26日和2021年4月12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两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代表四部门就约谈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其中重点回复了对于金融科技和平台企业的监管原则。
需要说明的是,2023年1月,金融管理部门宣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改。
答:金融管理部门将一如既往鼓励、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守正创新,推动金融科技成为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企业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树立严格遵守金融监管要求的合规意识、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意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未来监管的政策取向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决打破垄断,纠正、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二是坚持所有金融活动必须依法依规纳入监管,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坚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科技及互联网平台公司是新事物,且快速创新演进,出现很多新特点。金融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强国际监管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答: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公平监管和从严监管原则,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一是坚持“金融为本、科技赋能”。平台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应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本,不能使科技成为违法违规行为的“保护色”。对于违规经营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二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监管框架,防范监管套利。三是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依法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垄断,保障数据产权及个人隐私;同时把握好平台经济发展规律,提升金融服务体验,巩固和增强平台企业国际竞争力。
金融管理部门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继续支持民营资本依法开展金融科技活动,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资本的市场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答:近年来,金融科技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体系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具有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等特征,风险传染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负面溢出效应更强,对金融监管形成了新挑战,成为世界各国监管部门共同面对的新问题。
世界主要经济体监管部门对此高度关注,并已采取实际行动,作出监管调整和政策响应。在监管理念上,遵循“同样业务、同样监管”的原则,致力于在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在监管方法上,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提升风险监测感知能力和穿透式监管能力。在监管内容上,强调个人信息保护及反垄断。例如,欧盟2018年实施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并加快推进《数据治理法案》;美国近年来连续发起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德国在2020年通过《反对限制竞争法》第十次修正案等。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运营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规范,加强监管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业创新能力,同时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
潘功胜谈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中国监管路径
2021年1月27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谈中国金融科技风险和监管的关系。他表示,金融监管要看机构的实质,而不是组织形式。鉴于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面对各种风险,中国目前采取的监管行动跟世界其他国家是类似的。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持续涌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重塑了金融生态格局。金融科技渗透到支付、借贷、证券、保险、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领域,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金融体系普惠性得以提升。
金融科技未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由于金融科技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的特征,相关风险的扩散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溢出效应更强。而且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通常会形成“赢家通吃”,造成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部分大型科技公司可以通过“烧钱”进行直接补贴或利用其它业务盈利进行交叉补贴等不公平竞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使自己成为“赢家”,然后再把其他竞争者打掉或兼并掉,最终形成垄断。此外,金融科技公司对于数据的渴求,可能导致其过度采集客户数据,侵犯客户隐私。
面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这些新问题,主要经济体监管当局及时作出响应,不断加大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立法加强数据信息保护,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防止监管套利和风险交叉传染。
例如,欧盟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对谷歌开出天价罚单,金额达82.5亿欧元,并于2018年实施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加强数据治理;美国在近些年连续发起对脸谱、苹果、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并于2020年实施了《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隐私保护法》,加强用户隐私保护;德国在2020年通过《反对限制竞争法》第十次修正案,加强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一直在密切跟踪金融科技对监管带来的挑战,并及时与国际监管同行加强沟通、分享经验。
在金融科技兴起之初,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坚持公正、宽容的原则,打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积极推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非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在2015年至2019年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复合增长率高达75%,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同时,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在金融科技监管方面也持续进行制度的“补短板”。包括对金融科技和互联网平台公司的金融活动实施审慎监管,出台实施《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通过央行集中存管客户备付金,防止非银行支付机构占用、挪用客户备付金;剥离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职能至新设金融基础设施,推动非银行支付机构回归支付主业;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等。
毕马威发布的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公司100强中,中国有三家公司位列前十;致力于在监管政策取向上对外资、民营等不同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推动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成绩斐然。截至2020年上半年,在华营业的外资银行(包括法人机构及分行)总数116家;外资保险机构57家;外资券商15家;美国运通(AMEX)已获中国境内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支付巨头贝宝(PayPal)已全资控股中国境内子公司。民营股东发起设立的银行已有19家,总资产超过1万亿元。
鉴于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就应该遵循“同样业务同样监管”原则,按照实质重于形式,落实穿透式监管,保持监管政策取向、业务规则和标准的大体一致,坚决防止监管套利。
展望未来,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与全球金融监管当局的交流,在反垄断、数据管理、运营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确保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有效、适度,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我们相信,在公正监管、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金融科技必能在资本合理扩张、保持创新活力和保护公众权利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实现科技向善。
潘功胜谈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的四个方向
2022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对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的采访文章,提出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的四个主要方向。以下为记者的采访整理。
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新的发展引擎,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为数字金融构筑了广阔舞台。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要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数字思维、数字元素持续注入金融服务流程,培育技术先进、业务高效、渠道融合、风控精准的数字化能力,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优化金融产品供给,强化对金融风险的智能感知、穿透分析与联动处置,推动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全面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要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运用移动物联网、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金融服务渠道、扩大服务半径、降低边际成本,推动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打造产品丰富、交互智能、流程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
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要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融资需求,将企业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数据转化为信贷动能,纾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企业底层资产数字化、产业链条透明化,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要全面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深化科技创新应用,加快构建更为经济高效、安全便捷的数字服务渠道,推动金融与民生领域系统互联和信息共享,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出更多数字化惠农金融产品,努力提升农村金融承载能力和农民金融服务可得性。
近年来,在各方不懈努力下,我国金融科技整体竞争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移动支付、数字信贷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金融力量。